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献血服务 > 常见问题解答 >
RH血型,RH阴性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8-11-24  来源:梅州献血网  浏览次数:3760

Rh血型,属红细胞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 血型是在 1939 年由 Levine 和 Stetson 首先确定的。他们从一名有新生儿溶血病胎儿的产妇血清中发现了这种抗原的抗体。这种抗原在 1940 年被命名,当时, Landsteiner 和 Winer 用恒河猴( Rhesus monkeys )的红细胞免疫家兔,发现免疫动物产生的抗恒河猴抗体能凝集恒河猴红细胞以及大约 85% 的人红细胞,他们把被这种抗恒河猴抗体凝集的红细胞称为 “Rh”阳性,其余15%不凝集的红细胞称为Rh阴性。Rh是恒河猴(Rhesus monkeys)英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后来的研究证明,恒河猴抗原和先前实验观察到的 85% 的人红细胞抗原并不相同,但人们习惯上仍将人类这一抗原系统称为 Rh 血型。随后的深入研究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血型抗原,这些抗原所形成的复杂的血型系统,现在称为Rh血型系统

与临床关系密切的Rh 抗原主要有 D 、 C 、 E 、 c 、 e 五种,我们通常所说的 Rh 阳性和 Rh 阴性,系指 RhD 抗原的阳性或是阴性,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D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而缺乏RhD抗原的人称为Rh阴性


应急
救援群

微信
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