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 梅州献血电子版 >
哈尔滨见闻
发布时间:2005-12-01  来源:梅州献血网  浏览次数:995

哈尔滨见闻

去年12月份,我有幸到哈尔滨参加一个成份输血学习班,在那里耳闻目睹了许多有关哈尔滨趣闻。

时值严冬,前两天刚下过一场大雪,我们抵达时已是下午3点多,办理完入住手续,还不到4点,时间还早,于是决定外出走走,顺便好好领略一下哈市风光。推开酒店大门一眼就看到了街道两旁已亮起的街灯,而太阳已不见踪影,夜暮已悄悄降临。没有了阳光,夜暮下的哈尔滨室外的温度一下子就降到了零下18摄氏度,然而却阻挡不了我们好奇的心。口罩、帽子、手套、羽绒服,基本上带去的御寒用物都派上了用场,心里还是不够踏实。

我们正住在哈市最繁华也是最著名的商业大街—中央大街步行街,两边都是风格各异的西式建筑,外加各式各样的霓虹灯饰,让人目不暇接,还要顾及脚下结冰而打滑的路面。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停靠在大街旁边的采血车,好亲切也好感动,就好象他乡遇到了亲人。跑过去,一眼就看到车前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复读机、电话卡、保险卡……六件  物品供选择,应该是纪念品吧?

踏上献血车,就受到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车上没有了寒意,相反却温暖得让人有出汗的感觉,或许是衣服穿得太多的缘故。没上车以前我想这么个大冷天,应该不会有人来献血吧!一看,已采集了四十多袋血,车上还坐着一个小伙子,看样子不过20出头,工作人员正跟他解释着什么,原来小伙子是第一次献血,按规定第一次献血最好采200ml,但小伙子坚持要献400ml,工作人员不得不花一点时间劝说,像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在哈市,约80%以上的人要求一次献血400ml,有时不得不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劝说献血者少献200ml,有时还会招来不满呢!风冷雪寒,却挡不住冰城人民的献血热情,在哈市每逢生日、结婚纪念日、升学、参军或节假日,许多市民都用无偿献血的方式纪念或庆祝,可见冰城人民的意识与觉悟,亦明白了哈尔滨市血站为什么能用3年时间实现从无偿献血不足20%100%的转变,现已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第五,这与血站所作的大量宣传与领导干部带头献血从而带动了人人献血是分不开的。

在车上还看到了一件很特别的纪念品,那就是保险卡,这是人寿保险与血站联合推出的《国寿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无偿献血“爱心”特约保险》,享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此项保险每份保险费为10元,险期一年,在保险期间,保险公司承担无偿献血者因伤害所致死亡、残疾保险金额1万元,承担意外伤害需要治疗的医疗费用2000元。就是这卡吸引了一大批献血者。从2002年以来,约有60余万人投保,170余人受益。纪念品形式多样,献血者各取所需,可见其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工作亦是做到了家。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相信不久的将来,经过我们的努力,我市献血事业也会朝着100%进军。肖维茹)

                              

 

 

 

 

应急
救援群

微信
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