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在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运输功能
血液参与营养物质、氧、机体代谢产物、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药物的运输。体外摄取以及体内合成氨基酸、葡萄糖、脂类、维生素及水等营养物质,必须到达机体的特定部位才能进行合成或分解代谢,而这种生理活动必须以血液运输为前提,才能得以最终完成。进入体内的各种药物,也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疾患部位,才有可能产生预期疗效。同样,气体交换、废物排除等都是以血液运输为中介。
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机体各组织要有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各种功能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这就决定了细胞与组织液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而这种物质交换则是以血液为媒介来完成的。因血液的比热大,能吸收大量的体热,这样在机体产热多或外部环境温度
升高的情况下,能参与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
三、提供反馈信息,参与体液调节
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周围的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因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进出毛细血管,使血液的理化特性不断地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可直接刺激分布在血管壁及其他部位的有关感受器,如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容量感受器以及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等,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提供反馈信息。同时,体内的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血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改变其活动。因此,血液与机体的体液调节功能密切相关。
四、防御和保护功能
血液中参与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成分,主要是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中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其他如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也有重要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分解外来的细菌、异物及体内的坏死组织。血浆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和溶菌素等,也能对抗或消灭毒素和细菌。总之,它们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和保护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凝血与生理止血
凝血和生理止血是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凝血是血浆中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因子X激活成Xa,因子Ⅱ(凝血酶原)激活成La(凝血酶),因子I(纤维蛋白原)辅变成Ia(纤维蛋白)。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损伤处流出,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终止,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止血。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首先是小血管于损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使血管封闭,其次是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来的内膜下组织,激活了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第三在损伤的血管内膜下,血小板黏附、聚集成团,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接着在局部迅速地形成凝血块,其中的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共同构成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