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博爱之心 甘献生命之泉
——记梅州市骨髓捐赠第一人陈虎
日前,梅州市红十字会授予陈虎“梅州市捐赠造血干细胞第一人”的荣誉证书。在广东省造血干细胞资料分库的捐献记载中,陈虎在全省排第59位,也是广东省今年的第19位成功捐献者。
陈虎多年来坚持义务献血,坚持做义务献血宣传者,堪称梅州市献血第一人。而今,他又成为梅州市捐献造血干细胞(骨髓)第一人。他用一个平民百姓的义举诠释着人类最崇高的博爱情怀。
热血男儿
陈虎198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梅州市梅江区金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居民。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他读完初中就开起了修理自行车的小店铺。他19岁那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于是他骑自行车上北京享受申奥成功的喜悦,在天安门广场,他第一次见到采血车,首都人民自觉献血的热情使他第一次萌生了献血的念头——他要在梅州山城带头献血。回来后,他就主动参加了梅州城区的无偿献血。一次、两次、三次……献血后没有任何不适。他想:献血既能救人,又无碍健康,又能检查自己的身体,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一次又一次献血。为了体验献血对体能的影响,有一次,陈虎在献400毫升血后的第二天,骑自行车到100多公里外的大埔县外婆家去。测试的结果是对体能没有影响,这更坚定了他献血的信心。几年来,他共20次参加献血,献血总量达13560毫升。
今年,陈虎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金奖,是梅州市获献血金奖的唯一得主,被大家称为梅州市献血第一人。
义务宣传员与志愿者
参加献血后,陈虎成为无偿献血的义务宣传员。在梅州市“5·8”世界红十字日、“6·14”献血者日等大型献血宣传活动中,他都到现场参与。他在自己修理自行车的店铺四周贴满了献血宣传资料。到血站献血后,他总要带回一批宣传资料,遇到群众询问献血的事,他便热情地介绍个不停。他实实在在的语言,憨厚可信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只要有人要他作陪去献血,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骑车载他们去采血点。几年来,他已动员20多人参加无偿献血。原来对其献血持反对意见的母亲、哥哥也走进了献血队伍,如今,他母亲、哥哥均已献过4次血了。
广东省第59位捐髓人
因为长期参加无偿献血,陈虎学到了不少血液知识。他知道,目前全国每年有几百万的白血病人需要做骨髓移植治疗,但我国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不多,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满怀博爱之情的陈虎作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2004年,广东省造血干细胞资料库还没有建立,他打听到全省只有深圳市有这一机构。于是,他自费乘车到深圳市中心血站,先是献血400毫升,接着到中华骨髓基因库深圳分库报名争当捐赠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今年3月30日,陈虎接到通知,他的血样与一位病人的吻合,需再抽血做高分辨检测。他兴高采烈。有人问他:“为什么那样高兴?”他说:“那是中大奖的机遇啊!有哪么容易吗?”陈虎的血样被送到北京血液中心作高分辨检测,结果与病人完全吻合,他恨不得马上去捐献。然而好事多磨,由于病人病情的变化,治疗时间一直定不下来。两个月后,陈虎在家等急了,他打电话到广州造血干细胞资料库询问,什么时候才能献上他的造血干细胞?是不是病人不需要了?得到病人仍需要输造血干细胞的肯定答复后,他才耐心地等待那一天。
那一天终于到了,病人治疗日期定在11月上旬。
(原载《梅州日报》2006年11月22日 作者 王世钰 邓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