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力量
——记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
年龄越大,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被一些小小的事情感动,常发现社会中越来越可爱的一面,看到也听到点点爱心带来他人一生感动的故事。这儿也有两则同样的小故事,希望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则:这是2005年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寒风挟着冰冷的雨丝直往人的脖子里灌。尽管新春佳节就快到了,大家都忙着买年货,但今天街头一改几日前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显得萧瑟许多。急着买年货的人们都缩着脖子匆匆赶路或疾步奔向各个商铺,唯恐在空旷的街头多呆一刻。在福州繁华闹市的中亭街,因紧靠着闽江,更是寒冷。寒风中,有一位中年男子却奇怪地举着一面指示牌站在街头。他穿着厚实的大衣,外面套着一件红马甲,其貌不扬,粗糙的皮肤在冷风中更显暗淡,但他的双手却紧紧握着不锈钢的指示牌柄。那钢管反射出的寒光,令人看了全身发冷,好象多看几眼自己的体温都会被冰冷的钢管给带走。路上行人匆匆而过,但看到这么一个奇怪的人都不免多看两眼,心里都在纳闷他在干什么。
这时过来一个年轻人,他看到这个举着指示牌的中年人,便放慢脚步,认真阅读了牌上的内容“中亭街献血者之家由此进”。走过去了,他还往回看,这时他注意到中年人身上穿的红马甲背上印着“献血服务志愿者”几个金黄的大字,便忍不住跑回中年人身边问:“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去?” “我是志愿者呀,天气不好,献血人少,我来这儿帮忙”。“你站多久了?”“快一个上午了。”“真佩服你!我是记者,我可以跟你合张影吗?”“当然可以!”志愿者自豪地咧嘴笑答道。合影后记者还陪着志愿者一起举了好一阵的指示牌。路上行人也不时来关心,有人提出替志愿者举举牌,让他休息一下。志愿者却很认真地告诉热心人:“我们志愿者是要经过培训的,合格了才可以出来服务,你们可以帮助宣传无偿献血呀!”憨厚的志愿者,憨憨的话语,让人觉得很暖和。这时,小雨停了,刮来的风里已能嗅到春天的气息。
二则:2005年的最后一天,为迎接新年的到来,感谢献血者家园的无偿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省血液中心为家园的代表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宴。参加晚宴的代表有100余名,大部分彼此不认识,但因为共同的爱心事业--无偿献血而能欢聚在一起,大家都分外兴奋。彼此聊着各自的献血经历,谈着从事献血服务志愿者工作的感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因为能够帮助别人而满足的笑容。“经常骑自行车宣传献血的那位老同志在不在?”席间我听到有人在问。我转头一看,是一位四十五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手里拿着一杯酒。因参加晚宴的代表较多,我也只认识其中一部分,这位先生就很陌生。尽管心想“你这位代表也真是的,连大名鼎鼎的高永华都不认识”,但我还是礼貌地回答他:“您说的是老高吧,他还在去海南三亚的路上呢。今天下午献血服务志愿者之家的会长还转达了他从广东带来的新年祝福,您没听到是吧?”“我今晚刚巧在这儿吃饭,看你们举行迎春大联欢,特别来敬他一杯酒。”“噢,原来是这样,我代表老高谢谢你了!”错把这位先生当成参加晚宴的代表,我觉得挺不好意思。“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老高骑着自行车到处宣传无偿献血,看他一个人骑着那辆插着旗子的自行车,觉得他很孤单。麻烦你帮我转告老高一声,告诉他不要觉得孤独,尽管他不认识我们,但我们始终都会支持他。”“谢谢,谢谢!我一定会转告老高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声音都有些异样了。
晚宴还在继续着,忽然间,我感觉今夜特别美好,席间人们的敬酒声、谈笑声让人觉得整个场面是那样的温馨和谐。望着这些可爱的人们,想到还有许许多多关注爱心事业的人们,我觉得自己能为这些热心无偿献血爱心事业的人们服务,真的很幸福。
(来源:福建血液中心网站 作者:叶长英 写于2006-03-29)